不同场景适用的鉴定标准有所不同
伤残等级鉴定是通过医学和法学标准,评估身体损伤程度并划分为1 - 10级的过程,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相关信息:
适用场景
伤残等级鉴定适用于交通事故、工伤、意外受伤等所有人身损害案件。在交通事故中,它是判决赔偿的核心依据,如十级伤残赔偿=当地人均年收入×N年×N%;在工伤场景下,对法院判决赔偿以及确定工伤职工享受的待遇(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起着关键作用;在意外受伤案件中,也能为赔偿金额的计算提供参考。
鉴定标准
不同场景适用的鉴定标准有所不同:
工伤场景:依据《职工工伤和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 - 2014)》(目前新版本为2014年发布,搜索结果中提及的2006版已过时)。交通事故、意外受伤等人身损害案件:通常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申请时间
工伤鉴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一般需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30日内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提出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申请的,可由工伤职工近亲属代为提出。此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鉴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其他人身损害案件:《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做伤残鉴定的时间,但一般都是治疗终结后,或出院后伤情已稳定时。根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规定,评定时机应在原发性损伤及其与之确有关联的并发症治疗终结或者临床治疗效果稳定后进行鉴定,具体如下:
可在损伤后3个月内进行鉴定:适用于以原发损伤后果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如肢体、脏器缺失,内脏切除、修补,颅骨和颌骨缺损,肋骨骨折,肋骨缺损,牙齿脱落等。至少在损伤3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椎体压缩性或爆裂性骨折(不含脊髓损伤),如心、肺挫伤,肋骨骨折引起的胸膜粘连,肢体骨折未手术且不涉及功能障碍等。至少在损伤6个月后进行鉴定:适用于以损伤并发症或后遗症作为鉴定依据的案件,如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肢体瘫痪,视、听觉功能障碍,肢体骨折或软组织等损伤后涉及关节功能障碍(含手、足功能),颅脑损伤后涉及智力缺损、精神障碍、大小便失禁、语言功能障碍,脏器损伤后的功能障碍等。伤后间隔较长时间手术的,鉴定时间需相应的延长。内固定在位伤残程度鉴定的时机选择:内固定物不影响伤残等级评定的,可按骨折愈合标准选择鉴定时机。各个地区关于伤残鉴定的时间有差别,具体还需要根据各地政策调整。
鉴定流程
工伤伤残等级鉴定流程
提出申请:用人单位、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均可作为申请人申请伤残鉴定,需在职工医疗终结期满30日内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若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本人因身体等原因无法提出劳动能力初次鉴定、复查鉴定、再次鉴定申请的,可由工伤职工近亲属代为提出。申请时需提供填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一式三份)、身份证复印件、伤病诊断证明书、相关伤病的诊疗记录(如病历、出(入)院记录等)、与伤病相关的检查、化验材料、工伤职工须提供工伤认定决定书、申请复检须提供首次鉴定结果、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材料(限特殊人群,如申请供养需提供直系亲属证明材料等)。受理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首先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其次,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诊断。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书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再次鉴定:申请鉴定的单位或者个人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z终结论。复查鉴定: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司法伤残等级鉴定流程
备材料:各地要求存在差异,但一般需要病历、身份证、事故认定书等。具体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可能还需要鉴定委托书(法院或相关部门委托)、鉴定申请书、住院治疗过程记录(住院病历、医学影像资料片及诊断报告等)、伤者个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或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等。交申请:向法院提交申请鉴定书。做检查:鉴定人员现场检查身体。领报告:一般30天内出结果,但复杂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伤残等级划分
伤残等级根据劳动功能障碍情况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划分: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靠谱重的为一级,轻的为十级。一至四级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五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例如,一级伤残可能表现为植物人状态,人体致残率100%;十级伤残则是轻微功能障碍,如手指骨折后握力减弱。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即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